穷孩子还配做“美国梦”吗?以色列教授:这碗鸡汤凉了!
浏览量:61次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说,他以前的班级35个人,大概有三分之一来自农村家庭,但现在三四百人的大课上一般只有两三个人。
“北大的精英化程度越来越高,寒门出贵子的概率越来越低。”
不只是寒门学子,连以前倡导的“人定胜天”、“努力就有回报”这些普世价值观,似乎也在逐渐失效。
前段时间发布的双减政策,非但没有减缓焦虑,反而让教育内卷更为焦灼。
升学门槛越来越高,通过教育跨越阶层的通路越走越窄。
残酷的现实是,富裕家庭的孩子,享受快乐教育的同时,就能躺赢,而普通孩子则容易陷入,很努力却仍“躺平”的局面。
是否还应该教育孩子相信“努力就有回报”,并将其奉为人生信条呢?
从2005年起,美籍亚裔心理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Angela Duckworth 就开始研究性格对成功的影响。
她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西点军校、全国拼字比赛冠军、美国一流大学的学生等。
Angela发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比起智力、学习成绩或者长相,坚毅(Grit)才是最为可靠的成功指标。
经过ted演讲及其他社交媒体的传播,“性格比智商重要”的理论风靡世界。全球家长迫不及待地干了这碗“鸡汤”,好像抓住了“人定胜天”的救命稻草。
然而,最近的另一项研究却对这碗“鸡汤”的疗效提出了质疑。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和阿里尔大学的专家们,拓宽研究的样本人群和分析因素,对这个问题重新展开了研究。
他们发现,坚韧对成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教育成就方面,智力是坚韧的48到90倍,在事业成功方面是13倍,而责任心是前者的两倍。
也就是说,培养坚韧的性格品质,的确对孩子成长有帮助。但“人是社会性动物”,当纳入更多社会因素,就像突然从云层打入地底。
社会学家指出,随着全球收入不平等加剧,人们反而愈发崇尚依靠个人品质打破阶级固化的鸵鸟态度并非巧合。“这是一种试图将人们的注意力拉回到个人身上,而不是个人所深深植根于的更大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上的方式。”
事实上,如今不管是教育成就,还是事业成就,都不是一场个体凭借着热血和毅力就能赤手空拳赢得胜利的战役。
尤其是在精英主义泛滥下,人们对学历要求苛刻,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得益于整个强大家族的托举。
社会学大师皮埃尔·布尔迪厄在《继承人》中写到,“对于一些人来说,学到精英文化是用很大代价换来的成功;对于另一些人来讲,这只是一种继承”。
过去,“精英的再生产”主要靠继承家业,而在当今这个文凭社会,则通过教育。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柯林斯看来,教育与事业成功之间看似正相关,实际只是表面而已。二者背后,有一个共同的自变量——家庭背景。
家庭背景与能够提供的学费成正比,能够决定人是否得到文凭,得到什么质量的文凭,从而决定了其事业成功与否。
精英家庭的经济资本为孩子提供帮助最明显的方面,就是学区房。“为孩子上学去海南买房”,“为孩子求学举家移民不知名小岛”等新闻喜闻乐见。
当然,还有送孩子出国留学,或是参与某些额外教育培训。
美国有数据显示,80%出身富裕的孩子用过SAT备考服务,其中约1/3的人用过不止一种,而只有不到10%的非富裕家庭孩子用过这类服务。
在大学录取中,这类服务行业为特权阶级的孩子,提供了巨大优势。
高考不再只是考生的个人修行,而是一场由家长社会资源为底色的军备竞赛。
比如上海的综合评价,在同样分数的情况下,个人特长和爱好就变成了决定性因素。
不同阶层的孩子,连培养孩子课余兴趣的方式都大有差距。
精英家的娃,从小就开始接触各类不同的课外活动,父母们在此项目上的支出也蹭蹭上涨。
就以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为例,中国代表队的优异表现引爆了各类小众运动,击剑、赛艇、射击等。不乏有家庭将其视作申请国外名校的敲门砖。
但这些小众运动更像是中产专属。由于训练地点难找,训练器械价格昂贵,只有经济水平优渥的家庭能担负得起。
所谓起跑线,不是孩子的智商,而是划在家庭的经济水平上。
正如网友略带扎心而真实的评论,“别人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的十年寒窗苦读?”
父母是孩子生命里的第一位老师,孩子在成长期,大半时间都与父母在一起度过,这种耳濡目染的熏陶,怕是比应试教育的效果明显几倍。
笔者曾在清晨的电梯里见过一对亚裔夫妻,操着一口纯正的美音,叮嘱小孩上课不要开小差,小朋友耍赖卖萌对答如流,小小年纪英语便已熟练如母语。
即便精英家庭请的外援全被红牌罚下场,但家庭教育上的鸿沟仍旧难以逾越。精英父母们的言传身教,可是比补习班昂贵多了的大师课。
这条起跑线不仅是划在家庭的经济水平上,更是划在家长的文化素养上。
社会学家安妮特·拉鲁曾做过一项研究,她分析了不同阶层的养育方式,对孩子在学校的成功有何影响。
研究发现,有特权的父母采用了一种“协作培养”的养育方式。这些父母更为重视孩子的教育,尤其重视自身在孩子教育上的参与度。
而工人阶层里,父母一般采用“自然成长”的养育策略,不太参与孩子的学校生活。
清华教授刘瑜在演讲时称,“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这一言论引起网友热烈讨论,部分家长只看到了自媒体文章醒目的标题,就决定顺着清华教授的东风,轻松躺平。
华师大教授,《奇葩说》导师,刘擎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不会过多干涉孩子的课内学习。
然而关键在,教授们抵制补习班,不等于抵制学习;抵制语文教材,不等于抵制阅读。
他们从未否定过爸妈应该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也没否定过与孩子讨论时政和科学议题的“晚餐时间”,更没否定过父母在要求孩子之前,得先看看自己。
爸妈自身的文化素养,在陪伴孩子的每一分每一秒里,润物细无声。
教授们只是用一种更为稀少珍贵的资源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补习班的“高维替代”。
哲学教授家里的“晚餐话题”就可以为孩子哲学启蒙,这些都是普通家长无法做到的。
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爸妈想要让孩子热爱阅读,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热爱阅读。
既然中产家庭的孩子赢在父母这条起跑线上,那么寒门子弟读书还有用吗?
英国有一部纪录片叫做《人生七年》,片中访问了十二个来自不同阶段的七岁小孩。每七年,再回去重新访问这些小孩,看他们的境况。
悲哀的是,影片最后发现,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只有一位叫尼克的贫穷的小孩,最后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一名大学教授。
高考,并未全然斩断寒门子弟的机会。他们仍可以利用教育,跨越阶级。只是赛道竞争激烈,他们必须非常努力,才能尽可能争夺有限的教育资源。
正如塔拉·韦斯特弗在《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所写,“即便是黄金,在某些光线下也会显得晦暗——但那只是错觉。金子一直是金子。”
作者的童年生活在一片废铜烂铁铸成的垃圾场,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
但正是这样,这位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最终却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获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三年后,清华大学某研究生依据自身经历写了一篇类似的《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与前一篇不同的是,作者在文章结尾处这样写道:
“喝不喝咖啡又有什么打紧呢?生活姿态的优雅与否,不取决于你所坐的位置、所持的器皿、所付的茶资。它取决于你品茗的态度。”
教育不是孩子考卷上的数字,教育的价值也不能仅仅用账户上的几个零来衡量。
也许这场文凭社会下的教育军备赛,将在获得真正的教育的过程中得到消解。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