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醍醐灌顶18问(下)
浏览量:32次
文章开始前,我先对这18个问题和答案做三点说明:
1. 这18个问题,都是我从业这么多年来,被同学们问到过的最多的问题。
2. 但这18个回答,我会尽量在“有专业、有思想、有温度”的基础上,让大家看到些新的观点和见解。
3. 因为完全是我个人主观工作经验的总结,所以不排除有个别偏颇的观点甚至错误的结论。
这篇文章是下文,想看上文的同学点这里:
关于学校
那是因为US news排的是商学院MBA下的金融方向,排名本身完全是在给MBA项目做排名,可以肯定得说,和你申请的金融master没有半毛钱关系。而且不仅仅是金融,我们中国应届生申请的从会计到人力到物流等等所有的商科硕士项目,都和US news的任何排名没有关系,不仅是专业排名,而且包含商学院整体的商学院排名!US news对商学院的排名还是非常科学的,调取了很多因素,如就业情况、同行评价、雇主评价、录取生源的GMAT成绩等等,但是,这些所有数据全部来自于MBA,无论专业排名还是商学院排名,都不涉及任何specialized master program的数据。
那岂不是US news的排名完全不值得参考?也不至于吧,可以适当看看,因为在商学院内部,一般给MBA和master上课的教授是没区别的,甚至有些学校的一些课程,master是和MBA一起上课的。既然一个学校的商学院或者某商科专业的排名高,至少也从侧面说明了他们的教授还是比较厉害的。
(US news金融专业排名)
除了US news的排名可适当做个参考外,我再给大家推荐一个排名,TFE的排名(金融工程时报),有点类似于专门做各种商科master排名的媒体。虽然不是全球知名的权威排名,但它是真真正正在给商科master做排名,会计、金融、BA、计算机等等很多master项目的排名都有。
我说一下这个排名的特点:
(https://tfetimes.com/)
1. 学校多,项目全,例如它对金工的排名,学校明显覆盖要比Quantet更广。
2. 大体的排名可信,不挑剔个别学校的话,整体上的排名是符合我对各商科项目的心理排位的。
3. 除了就业,更多还考虑了录取学生的水品。
虽然金融master和学校的商学院排名没什么关系,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还是会极大影响学校商学院口碑的。在这里,我不得不多花一些笔墨表扬一下美国的教育体系,他们确实是能针对不同学院的特点去侧重不同的风格,例如,理工科的多数专业,教授们都是以如何打造好的实验室、做研究、发文章为己任;而商学院则完全以学生的就业为己任,从你进入商学院第一天开始,你就能感受到那种时刻都在谈论“职业规划”“就业”的氛围。
总之,一个学校的好坏,是自下而上去体现的,每个学院担负的责任重点都有明显的差异。在理工科内部,“就业”是个弱话题,而“科研”是个强话题;而文科内部,如果你没有潜心做学术的打算,就不该来读社学会、哲学这样的专业;而商学院内部,你所有的积累都是为就业而生。
但中国则不同,一个学校的好坏,取决于国家希望你是好学校还是一般的学校,取决于你们学校的校党委和省市领导或教育部领导的关系。学校内始终有统一的规划,但失去了不同专业之间该有的色彩差异。
那照你这么说,美国的商学院这么在乎我的就业,那学校就一切都那么美好了?并不是,我告诉你,以金融专业为例,学校“投机”的方式有很多,听完我的观点,你或许会觉得,原来美国的学校对国际学生这么“坏”啊。。。
我把这些“坏”学校分为以下几类,就是如下这些学校,既想招收国际学生,又不想对国际学生的留美就业负责,说白了,这不就是耍流氓么?
a.偷换概念型
MIT、普林斯顿
b.改变培养目标型
哥大
c.破罐破摔型
约翰霍普金斯
d.联合培养型
圣路易斯华盛顿
e.强要工作经验或不招国际学生型
佛罗里达大学、范德堡大学
当然,需要客观指出,如果你留学的目标仅仅是为了学知识、拿学位,然后直接回国走人,那么这些学校都是值得你考虑的。但如果你的目标是能留美,在美国找到工作,那么你会发现这些学校原来是如此的“不负责任”。当然,中国学生想在美国就业本身就非常困难,想留美的话,在最初的专业选择上就应该选择量化类的Stem专业。
下边给大家分析下这些学校“坏”的原因:
这两个学校的金融硕士很好,而且录取难度很大,一般的中国学生都不要去奢望,他们难到什么程度?普林的金融每年在全球大概只录取30人左右,每年能从中国大陆录取的学生都在个位数,美本中它甚至没有录取过纽约大学的本科生;MIT录的人多一些,但以北大为例,每年在北大最多也就录取四五个学生。
但是!他们偷换了概念,虽然专业名称叫Master in Finance或Master of Finance,但是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录取要求来看,更偏重于金融数学/金融工程,非常看重申请人的数理背景。虽然这两个学校中国学生在美就业情况很好,什么高盛、大小摩、德意志银行都能看到中国毕业生的身影,但岗位基本还是做quant,基本上中国学生的就业出不了quant相关的工作。真正想在前台工作的学生,基本都去了香港或者回国了。那请问,这和金工金数的就业有什么区别呢?
金融专业本身的定位或者金融行业的核心,是PE、VC、IPO等团队,做为美国最顶尖的金融项目,如果仍然不能把国际学生培养进金融行业前台性的工作,那我也就不觉得这些所谓“顶尖”项目,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
从此也能看出,即使是美国最顶尖的学校和专业,也无法挑战美国就业市场上的“肤色定律”啊。中国人?始终都是“干活的”!
(斯隆商学院)
哥大也有金融硕士,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ial Economics,2年的项目,跟PHD一起上课,理论性非常强,基本是往准博士方向培养的。哥大这个专业,是金融各个院校中唯一的以培养学术人才为目标的项目,所以,哥大也不需要为国际学生的就业而担心,因为培养目标完全和就业无关。
上边的学校,申请难度都是一般学生应该望而却步的。那来看看多数普通学生能够申请的名校,又是什么情况呢?
先说圣路易斯华盛顿吧,相信申请金融的学生都知道这个学校,不谈它的其它track,就单说它非常聪明、非常“坏”地开设了全球金融这个专业(Global Master of Finance)。看似这是一个很好的专业,不仅能拿美国的硕士学位,而且还能拿新加坡、德国等名校的双学位,半年在美国学,半年去欧洲、亚太学,真的非常体贴。但它“坏”也是坏在这里,通过这种方式,WUSTL悄无声息的把它对国际学生就业的责任,甩得一干二净。因为这个项目在美国6个月,而美国规定必须有9个月以上连续的学习,才可以申请OPT,所以学校毫无就业负担,反正你连OPT也没有。
再说说争议最大的项目,约翰霍普金斯的金融。它最大的争议在于,综合排名如此之高的名校,招生的水平却远远达不到它排名所处的位置。究其原因,毕竟它的商学院的水平和它家其它学院尤其医学院的水平,完全是天壤之别。中国既然有这么多的学生有“名校梦”,那我挂着名校的牌子挣国际学生的学费,大家彼此开心,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JHU做为典型的破罐破摔型,给我的感觉就是,“对啊,我承认我就那么回事,我承认我商学院新开的,我承认我商学院没排名啊,你又能咋样呢?反正还是那么多学生想来读~”
看class size?也对,这是商学院的传统,商科有大量讨论课、案例课,只能小班教学才有效果。理工科就不用考虑这个,因为理工科的知识是相通的,反正就是上课学知识,100人还是1000人听课没区别。
看就业?也对,毕竟所有商学院的终极培养目标都是为了就业。
但除了上边,我再给大家补充一个真正你应该关注的选校因素:
那就是,一定要看看这个学校录的学生大概都是什么水平的学生,你最应该选的学校,是它的生源平均水平和你自身相当或略微高于你自己的水平,这才是你应该真正关注的选校因素。什么课程?教授?培养特点?辅助参考或者找你所爱就行,真正的重点应该是我说的这个因素。
记住我一句话,北大清华好,最核心的原因在于生源是全国最好的生源,其它都只是辅助!
最后强调一句,国际学生的比例和项目好坏并无任何关联,关键是生源的水准。那从这个角度看,如何衡量JHU的金融呢?我告诉大家,也不要把JHU想的太水,它的生源还是以985/211的学生居多,只是普遍GPA一般,但基本所有学生的托福都在100以上,大家可以大概做个衡量~
关于定位
美国的话,罗切斯特和布兰迪斯,学校我不多做赘述了。需要强调的是,美国的金融硕士真的不多,如果你只想读金融这个专业而不在乎国家,科学的思路应该是英美混申;如果你只想去美国而不在乎专业,那强烈建议你跨专业、多专业混申,一般情况下,金融+商业分析+公共管理是合理的,金融为主、商业分析冲刺、公共管理保底。如果你是很好的量化类背景,那就金融+金工+统计,或者金工+统计+运筹这样去申吧。
我再强调一下,英美混申是非常科学的选校思路,因为如果你的专业重点是想读纯金融,那么反正你在美国也找不到工作,从这个角度看,去美国去英国都没啥差别。英国我把学校分成两类,一类是G5和LBS,基本要求是985+GPA3.5以上或者211+GPA3.9,从我历年的实践经验看,不管你本科是哪里,GPA3.8+才比较稳妥。第二类学校是如下四个,华威、爱丁堡、曼大、伯明翰,虽然英国学校大家普遍觉得水,但对于上进且努力的大多数,这四个学校值得去。
JHU是一个,Wustl的Global Master of Finance是一个。然后大家去关注哥大吧,文理学院、工学院、SPSS学院,真的是专业多到你难以想象,对于上进且努力的大多数,哥大总有一款专业适合你(哥大商学院除外)。
那是因为,好文推荐:
刚才提到了一句,给多数同学的建议是,金融+BA+MPA。
金融是你最初的梦想、商业分析是让你移情别恋的梦想、公共管理则是你不得已而为之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