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对待不同背景条件的学生,不管什么样条件的学生,王老师都能挖掘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优点和不同之处,从而在每个人的申请中都发挥到自己的作用。正如王老师的个人工作名言所说:“我们所做的,是基于学生自身的基础和兴趣,将学生的优点最大化的展示给学校,在申请过程中不留遗憾,并且尽力争取到最好的录取结果”。
在王老师的策划下,不仅帮助过国内外知名高校等GPA名列前茅者申请到过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名牌学府;也曾帮助双非院校申请人申请到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澳洲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世界一流学府。而且王老师还非常善于低分学生的逆袭,帮助一些看似没有希望的同学,录取到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波士顿大学、康涅狄格大学、宾州州立大学、利兹大学、约克大学等相对于申请人本身背景要好很多的学校。从GPA 2.3到3.9,从托福 73到116,从雅思5.5到8.0,针对各种类型的同学,王老师都有个性化的选校方案,力争帮同学们申请到梦想中的学校。
我从研究生毕业开始,就进入到留学行业工作。因为本身学的是哲学专业,一开始求职的时候,去过出版社面试,也去国企做文职实习生,最后选择了进入留学行业。当初进入这个行业的想法,只是感觉同事素质相对高一些,而且工作环境还不错,见贤思齐。
随着工作的开展,我越来越觉得自己适合这个行业。首先,我善于换位思考,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让我可以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去权衡申请学校的选择,文书的写作,以及如何跟学校进行申请事宜的交流。这也可能是当初我通过面试获得认可的原因。
第二,我这个人比较有耐心,善于倾听客户的想法,并且给到适当的建议。其实在生活中,我也经常是小组讨论的话题引导者,虽然话不多,但是基本上我提出观点后,整个讨论就按照我的方向去走。因此我能够在了解了客户的需求后,给出适当的建议。
第三,我比较善于文案写作。我自己本科学习的是理工科专业,研究生学习的是文科专业,复合专业的背景,让我既能够快速从素材中提炼出重点。而考研的文笔训练,以及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也让我有了万言书的写作能力。我写文书时最大的自信就是,研究生几万字的毕业论文都写过了,这点文案算啥的。
总之,通过这几年的工作我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留学申请经验,对于留学申请的各个环节,都有全面而细致的掌握,不仅可以依托自身的经验给到中肯的建议,也可以帮客户分析判断,他们从别的渠道获取的信息正确与否,并且给出自己的建议。
多年来,我一直秉持这样一个理念:留学申请对于我来说,是一份工作,但是对于申请人及其家庭来说,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从申请国家的选择,到学校、专业的确定,都将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走向。海外教育是一笔宝贵的投资,家庭付出的是金钱,学生付出的是时间,因此在升学的关键时刻,需要做好慎重的选择,从而获得最大的收获。这也是留学顾问和留学行业存在的价值。我希望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尽自己的一份力,从而帮助更多家庭和学生,也实现我自己工作的价值。
既然要申请出国留学,那我们首先就要了解到,国外的教育方式,和国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尤其是低年级的教育。我们常说国内是应试教育,国外是素质教育,这确实是事实,而且据我近几年的观察,我自己在小时候所接受的那种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白天上课晚上写作业的教育模式,在下一代人中仍然在延续。但是在国外,素质教育的基础模式,已经从近代工业革命时开始实施了。其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社交能力、体育运动等,在基础教育阶段,是教孩子认识各行各业,培养在融入社会和独立工作的技能。
因此,无论是在高中申请本科,还是本科申请研究生的阶段,国外的学生早已学会独立思考,想法已经基本上成熟,知道自己想要学习什么专业,适合学习什么专业。但是在中国,很多学生在高考之前,对于自己以后从事什么工作,并没有明确的规划。应试教育让学生离社会比较远,基本上除了考试之外,无暇去思考自己以后要走什么道路。因此,在考虑留学申请的时候,面对学校的申请要求就会非常迷茫。所以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尽早地思考自己的未来,确立申请目标,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比别人跑得更快一些。
这也就是申请规划的重要性。具体来说,就是希望申请人尽早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多参与一些实践或科研活动,看看实地操作和自己想象的是否一致,从而及时作出调整,进而更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也就会更清晰自己下一阶段的学习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足。另一方面,在这些经历中,有意地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等,这些也都是学校比较看重的。
这所有的规划,最终会落脚到留学文书中,以文书的形式呈现给学校。但留学申请并不是创作几篇文书递交材料那么简单。文书中问到的问题,是对你个人经历的高度总结。因此不要等到最后临近申请季,发现自己的经历仍然是一片空白,这样的话,会浪费自己辛苦考出的分数,也会失去一些冲击好学校的动力。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所谓的低分高录,华丽逆袭,飞跃名校的经典案例。收获录取的一刻,自然是满心愉悦,皆大欢喜。其实每一个申请人,和背后默默支持的团队,都知道没有一个录取是“水”的,而是申请人自身努力的必然结果。
比如某校国际政治专业第一名,申请到牛津大学政治学硕士。我们看到的是这位同学的分数很高,但是申请这个级别的学校,并不是成绩到了就可以拿到录取。这位同学在学校期间,几乎通读了商务印书馆的政治类书目,并且熟练阅读英文文献,甚至开始学习拉丁文,以求了解著作背后的原意。所以说,没有所谓的“水”专业,名校的录取,都是靠自己平时的积累奋斗得来的。
还有GPA2.7的学生,成功申请到美国排名T10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那是不是说,GPA3.0的学生,就很稳了呢?这个同学背后的故事是,他常年参加体育竞赛,代表学校获得过各种荣誉,但是比赛的时间恰好和期末考试冲突,以至于分数并不高。这种对GPA的影响,解释起来非常合理,而且体育成绩好,反而可以成为其申请的优势。这才是这个同学转败为胜,成功逆袭的原因。另外还有很多低分的同学,最终获得远超预期的录取,背后都是强有力的实习或科研,以及体现领导力的工作来做支撑。
我带过的学生有很多,水平差异非常大。从GPA2.3到GPA3.9,从双非院校默默无闻的小透明,到985院校专业第一的国奖获得者。基本上可以说,每个同学都拿到了自身实力基础上,最好的申请结果。最后总结经验下来,无非就是,脚踏实地地进行申请,明确自身定位,在合理的选校范围内,争取最好的结果。有句话叫尽人事知天命,我们尽努力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学校,最终获得什么样的结果,也就不遗憾了,甚至往往会有惊喜。
留学中介能够提供的,更多的是合理的规划,准确的定位,添彩的文书,高效的网申,以及套磁、面试、argue等各种软件和流程方面的服务。硬件方面,则主要依靠学生自身的实力。不过不同国家,对于硬件和软件的衡量标准是不一样的,这是申请规划时不能忽略的一个基本面。这里我可以简单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希望给同学们一些初步的指导建议。
首先来说一下院校背景以及GPA。对于想申请英国的同学来说,这个非常重要,是选校定位的基础。英国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招生list,比如帝国理工只收211的学生,华威大学则直接把学校名单和对应的GPA洋洋洒洒的列举了出来。总结下来,有这么几个规律:1,GPA不到85,不管出身于哪个学校,G5的希望都很渺茫。只有UCL的一些水专业,有GPA80+的录取案例。2,GPA不到80,英国很难申到好学校,建议考虑别的国家。3,985,211,双非,如果GPA足够高,则申请竞争性很强,如果GPA是擦边球,学校可能也不会考虑。总结下来就是,英国高校是最看重GPA的。英联邦其它国家,也看重GPA,但是相对来说对GPA下线的要求会低一些。比如杭州某著名财经类高校GPA80的学生,可以拿到墨尔本大学data science专业的录取,但是类似的背景申请英国,选校的档次会降很多。而对于美国来说,会更加看重软件一些,破格录取的情况屡见不鲜,另外,对于海外本科的学生,申请英国也略微吃亏。英国对于美国和加拿大本科,往往要求GPA在3.3以上,这比陆本的学生还吃亏。所以在确定申请国别时,建议多听听申请顾问的建议。
再来说一下托福雅思GREGMAT(本科申请的SAT,SAT2,AP,组合太复杂,这里先不说了)。考虑出国留学,首先就得问,自己要考什么试。这里简单说一下结论:托雅方面,申请美国建议考托福;申请英国建议考IELIS for visa雅思,又称UKVI。申请非英美高校,其实对托福的要求,比对雅思的要求更低,但是雅思相对容易上手,所以雅思仍是首选。GRE和GMAT方面,申请美国的话,GRE通用大部分专业,只有申请MBA和会计专业,必须考GMAT。申请英国的话,如果不申LSE商学院和牛剑,以及个别的商科项目,则不需要考GRE或GMAT。香港个别的商科项目需要GRE或GMAT。总而言之,托福没有那么难,雅思压分很痛苦,GRE靠背单词,GMAT靠天赋,每个人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是最重要的。
每个申请人最终都会做出决定,参加适合自己的考试。但是在留学顾问会根据以往每个同学的考试经历,结合申请人的实际情况,给出适当的建议。
中国高校的招生,是采取考试的方式,除了申请人的籍贯和性别,学校对学生的其它个性化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只是凭着分数和招生名额来进行一刀切。而国外高校,在考察申请人的硬件条件之外,还要考察申请人的各种课外活动、实习科研等经历,并且要求申请人提供个人陈述,从中考察你的想法和个性。
通过多年的观察,我发现中国学生普遍不善于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优点。举个例子,我们在初次与同学交流之前,都会要求同学填一张背景信息调查表,以便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以及申请的基础想法。基本上有60%表反馈回来,内容填写的非常少。比如实习经历,可能就只填一个实习单位或者科研题目,关于具体内容和心得感受只有只言片语。在面谈的时候,问到相关环节,很多同学会说,这个地方我不知道填什么,我不知道怎么填,不知道这样填对不对。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同学,都是可以分享出自己的经历的,而且会提出一些非常不错的观点,说明对实习和科研的领域,是有着比较深入的理解的。
这可能和我们一直以来受的教育有关。中国人比较含蓄,谦虚,但是这种性格在面对激烈竞争的申请时,会非常吃亏。相反,将简单的事情说成不简单的,将看似平凡的经历用故事性的语言叙述出来,其实会让自己的文书加分不少。其实接触外国人多了,我们会发现,他们也不怎么靠谱,因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比较喜欢说漂亮话,讲话多少有些夸大其词。这就是不同教育背景展现出来的不同性格。我们既然申请出国留学,就应该入乡随俗,想办法展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隐藏自己的想法。不管这些想法对不对,适不适合申请,可以先和顾问讲出来,再判断是否会用到文书中。
另外,在准备和递交申请材料的过程中,需要足够的细心。每个学校的要求都不尽相同,比如个性化的网申系统,成绩单是否需要寄送,送分代码等。这些基础信息,留学机构都会提供给申请人,但是我们希望申请人也能够参与这个过程,来进行double check,这样才能确保整个申请过程万无一失,不要因为一个细节的失误而满盘皆输。当然,这里说的比较夸张,因为在申请过程中是有一定的容错率的,发现了问题,我们也有丰富的经验去与学校解释。但是我们希望与申请人配合,尽量将申请做到细致入微,不留遗憾。
留学行业的工作,是有季节性的。忙季的时候,基本上除了工作无暇思考别的事情,而淡季的时候,时间突然就会很充裕。在刚开始工作的几年,每次忙季过后,我都觉得自己技能爆棚,解决了一堆疑难杂症,排除万难帮助同学们拿到录取,后面再遇到什么问题都不怕了。但是再到下一个申请季的时候,总是会有之前从来没遇到过的问题出现,于是又是一个忙碌和高压的忙季。
残酷的事实证明,留学顾问不能自满,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所谓“资深顾问”,其实是伪命题,因为留学行业终归是教育行业的一部分,而学生们学习的知识,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是迭代式发展的。两三年前的时髦观点,放到现在来看,就会比较过时。某些影响甚大的时事新闻,会成为当届热门的文书素材,但第二年就索然无味。因此留学顾问要善于学习,把握时代的节奏,保持平和的心态,突破自身的局限,见招拆招,和申请人一起同舟共济,最终拿到心仪的录取。
从2011年进入留学行业至今,我也经历了一个从信息闭塞到信息爆炸的时代变迁。最早做留学的时候,我用的还是2G黑白屏诺基亚砖头手机,和同事交流用MSN,和同学交流用电话和QQ,发送文件要用电子邮箱。那时候没有微信群,公众号,留学成功案例也非常少,学生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和数量都很少,基本依靠中介提供的信息来进行申请。
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案例的逐年积累,以及留学从业人员的增加,申请人能够获取的信息越来越丰富。不管是前人写过的文书,还是上古大神的申请经验,就读体验,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在这个趋势刚形成的时候,我以为信息的透明化,会淡化中介的权威,从而使得DIY的同学越来越多,求助于留学机构的申请人越来越少。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留学机构非但没有减少,而是随着宣传手段的丰富,从业人员的增加,大大小小的留学机构越来越多,申请人依然很依赖机构帮助申请。
总结原因,我发现,信息丰富的另一个弊端就是,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真伪难辨。你在网上看到的案例可能是假的,你咨询的留学中介可能是为了签约而刻意忽悠你申请名校,所谓的申请名师可能只是挂了个头衔仓促上阵。因此申请人在选择留学机构时,往往举棋不定,不知道如何辨别。
留学行业本身,也一直比较浮躁。一方面随着海归的增多,越来越多有留学背景的顾问也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提升了整个从业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身披各种头衔的所谓“名师”也开始蠢蠢欲动,吹嘘自己并不丰富的申请经验和并不成熟的见解。但是这个行业仍然摆脱不了人员流动性的问题。很多人,尤其是负责销售而不是负责申请的顾问,在做两三年之后,就遇到会工作或者职位的瓶颈,从而离开这个行业。因此,这些经验一般的顾问提供的信息,肯定多少会夹杂一些水分。
对于我自己来说,既然选择坚持做这个行业,就希望能够不忘初心,时刻保持自己的工作状态,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为的是能够在每一个申请季结束的时候,能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一直觉得,留学行业没有最好的机构,只是看适不适合申请人的需求。如果申请人能够客观理性的对待自己的申请,不虚荣也不自卑,那么就不会被忽悠,也一定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留学机构,申请结果自然不会差。
“信心、细心、耐心、责任心”,是我这几年留学工作总结出来的工作原则。
“信心”指的是顾问要对每一个学生保持着申请的信心,不论学生背景强还是弱,都应该想办法帮助学生冲击好学校。其实拿到更好的学校的录取,也是顾问继续从事留学申请行业的动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帮助申请人建立起对申请,对自己未来规划的信心,以一个自信,成熟的心态,去面对即将开始的征程。这样才能在申请中相互信任,更好地配合。
“细心”指的是顾问要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个申请细节。从文书的遣词造句,到网申材料的上传,这些都是既要保证准确,又要保证高效。因此工作细致是留学顾问的基本素质。而且“细心”不是指完全不出错,而是指能够排查出来问题,这对申请同样重要。对于申请人也是一样,因为归根结底,申请是自己的事情,很多事情别人替代不了。我们也希望申请人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将自己作为团队的成员之一,共同完成申请过程。
“耐心”是指顾问需要在面对不同申请人的时候,要有积极的处理问题的态度。因为申请人都是第一次经历申请,会问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在留学顾问这边,很多问题已经被问了无数遍,如果挨个去解释,会非常占用精力。这就要求顾问要学会快速抓住学生所问的问题的本质,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解除学生的疑惑。而且在申请忙季的时候,很多事情并不是在工作时间能够解决的,这就要求顾问随时关注申请进程,对出现的情况及时应对,从而保证整个申请的顺利进行。
“责任心”是指顾问要时刻关注整个申请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不是回避或者疏忽大意。申请中不同团队成员的分工不同,每个顾问都应该承担自己所负责的任务,遇到问题要主动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把问题推给别的团队成员。孔子所谓“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为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个古谚用在工作中,就是“为客户办理申请,有没有尽心尽力?承诺客户的事情,有没有办到?学校新出的申请要求,有没有及时研究?”
我相信秉承着这些理念,我所帮助的申请人,最终都会拿到理想的录取结果,从而实现人生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