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那么多,如何选择能为美本申请加分的活动?

浏览量:157次

在申请美国本科时,几乎所有大学都会要求学生在申请材料中提交有关课外活动的相关信息。而课外活动在申请过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随着近年来申请人数的增长,美国大学也逐渐提高了“招生门槛”,从拼硬实力过渡到了软实力背景。学校希望通过所参加的课外活动来认识学生,看到学生的独特亮点,而这些是在GPA中体现不出来的。

图片

那么,课外活动在美国大学本科申请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

正如耶鲁大学招生办公室建议的那样,申请人的课外活动经历最好能展现三个方面:

一是在课堂之外,你和周围的社群关系紧密;

二是你勇于承担领导性的角色;

三是你全情投入并由衷喜爱所从事的活动。

这三个方面恰好也是招生官评判活动好坏的出发点。而一般来说,Common App中填写的10项课外活动上,比较理想的情况是:2-3项学术类活动,2-3项领导力活动,1-2项社区服务类活动,1-2项个人兴趣爱好类活动。当然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也要具体进行深入的规划和安排。

不要想着如何讨好学校招生委员会,也不用过于纠结是否选太大众化的活动导致无法使你脱颖而出,或者是否选择太冷门的活动显得你很另类。只要你从中有所收获,那就是有价值的课外活动,也是你应该写进申请材料中的重点。

美国名校活动要求

哈佛大学:“Harvard welcomes students from across the country and all over the world, with diverse backgrounds and far-ranging talents and interests.”

哈佛欢迎世界各地的有不同背景、才能、兴趣的学生

耶鲁大学:也提到虽然他们收到的75%的申请者在学术上都是满足要求的,但是“the great majority of students who are admitted [are those who] stand out from the rest.”

被录取的绝大多数学生是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的

普林斯顿大学:“It is our mission at Princeton to ensure that our community is as diverse and intellectually stimulating as possible.”

我们的任务是确保普林斯顿的学生群体尽可能保持多样化、能激发智力和思维的发展

斯坦福大学:“We believe that the best education can develop only in a vibrant, diverse community that actively affirms both the differences among its members and their numerous points of connection.”

我们坚信只在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多样化的群体中,教育才能发展。这样的群体既要有互不相同的成员,成员之间也要有多样的连接点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is committed to creating and supporting a community diverse in every way.”

哥伦比亚致力于创造并支持一个在每种意义上都具有多样性的群体

成绩并不能完全的使学校了解学生,所以从学校招生需求上,我们可以看出活动背景的重要性。课外活动有哪些以及招生官认可课外活动是哪种类型的?

在美国大学广泛使用的Common Application申请系统其活动部分,给出了学术类、文体类等6个大类,29个小类活动。

图片
图片
图片

总结来说,美本申请中最主流的六大类课外活动形式分别是:夏校/夏令营、学术竞赛、科研项目、公益活动、校内活动、个性化活动。

主流课外活动

★夏校/夏令营

夏校分为三类,科研型、课程型、能力提升型。国外大学/机构在暑假开设的短期课程/项目,时间从几天到几周不等。

A. 科研型夏校:提供学生亲身参与真实科研项目的机会。

B. 课程型夏校:由导师授课,学生完成相应任务,获得成绩单(学分)。

C. 能力提升型夏校:更注重软实力的培养,例如领导力、公共演讲能力等。

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夏校,也有学生通过参加不同类型的夏校来体现多样性。

对大多数学生来讲,申请夏校还有一个收获就是,夏校申请的程序基本上和申请大学一致,这些文书材料、推荐信,实际上先把申请大学的程序预演了一遍。

图片

★学术竞赛

学术竞赛是就一门或多门学科,根据不同规则,进行超出课本知识的考试/竞赛。学术竞赛分为两大类,即做题型竞赛和科研型竞赛。

竞赛不只是大的国际比赛,比如奥林匹克赛事,也可以是一些小的比赛,校园内的比赛也可以算成竞赛的一部分,进行超出课本知识的考试/竞赛。

除了GPA以外,竞赛能够体现学生的学术能力,如果参加过含金量高的比赛,在国际比赛中拿奖,学生的学术能力能够得到非常好的展现。

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竞赛,或者都有自己相对应的比赛,并不是只有数理化生有国际性的、知名的比赛,其实艺术、文学、社科都有竞赛。

A. 做题型竞赛:在国内是最普遍的,AMC、奥林匹克、物理碗等都被大家所熟知。如果学生不花费太多精力,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一定要参加此类竞赛,尤其是理工生。

B. 科研型竞赛:不同于做题型竞赛,不是刷题就能出结果的,在国内也相对不普遍。这类竞赛要求学生进行一个前沿课题的研究,并写出学术论文,或进行学术展示。就奖项的含金量来说,这类竞赛的大奖,难度更高,数量更少。

图片

★科研项目

学生在学期中参与科研项目,一般要持续3-6个月;学生在假期中参与,一般要集训1个月。加上前期准备,后期写论文、发表等流程,持续性是有保证的。

而要成功完成一个科研项目,光靠个人是不行的。在项目中都是团队分工,学生越主动,投入的越多,分担的也越多。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高中生科研项目活动良莠不齐,筛选抉择出合适的项目就至关重要。常规的科研流程包括:选定方向—文献阅读—文献综述—设计课题—制定计划—理论学习/实际操作—撰写报告/论文等。

图片

★校内活动

参加学校内组织的活动,在学校组织中担任职务。校内活动是学生最容易接触到的,而在国外高中、国内的国际高中,这些资源会更加丰富,活动的种类也十分繁多,如学生会、社团、校园活动等。

参加校内活动的好处是,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同时,在组织校内活动时,也可以与学校老师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在写推荐信时,老师也能更加了解学生。

★公益活动

公益活动是最不需要追求多样性、最需要坚持的活动。如果学生能多年如一日地坚持做一件事,那么会给招生官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美国招生官希望招收有社会担当的学生,所以非常看重公益活动。

公益活动影响力的考察,看的是对某一个/群人的真正影响,而不是目标有多宏伟,是否有报道/奖章。真正好的志愿活动,影响是深远的,无论是对学生个人,还是对社会。

课外活动的内容繁多,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且自己可以长时间坚持下去的活动。但在进行活动之前,同样也要避免以下这几类活动:

1. 国外志愿者、义工、支教等活动

2. 去大学上“全科课程式”的的暑期学校

3. 休闲娱乐型夏令营

4. 自学新课程

图片

如何选择合适的课外活动

虽然国际学校不缺课外活动,但是大家在选择的时候,切记不可跟风选择,招生官们在考察课外活动时,最看重的是质量而非数量,他们格外关注同学们参加课外活动的持续性,所以学生在选择课外活动时千万别选这几类:零散的活动、临时抱佛脚的活动和缺乏主线和逻辑的活动。

从申请的角度看,一个课外活动好不好,关键看“兴趣与忠诚度”、“影响力”、“时间与项目管理能力”三个维度。建议同学在选择课外活动时,一定要有所侧重,数量由多到少,最后确立一个“主活动”,围绕自己感兴趣的点,集中精力长期开展相关活动。

同时,选择的活动最好也与专业或者未来的规划相关。对于申请STEM专业的学生,选择一些有关数学和科学的课外活动和竞赛,比如机器人训练营、AMC、物理碗等。对于申请文社科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写作比赛、传媒大赛、CTB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课外活动的内容繁多,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或者自己感兴趣的,并且自己可以长时间坚持下去的活动。在参加活动中除了要投入其中,也要学会感悟,及时复盘。